收藏 手机版 您好!欢迎您来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科技金融网

北京日报:中关村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

 
日期:2016-01-29 16:23   点击数:1893   来源: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70余项改革举措助推创业、企业总收入五年翻番、创投案例占全国四成以上、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链接全球创新网络能力……“十二五”时期,中关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1 6”政策措施和中关村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业活力强劲激发,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一起来看看《北京日报》专版报道:


全面改革70余项改革举措助推创业

中关村是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过去几年,中关村深入实施“1 6”“新四条”“新新四条”为代表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形成了主体协同、要素聚合、环境友好、内外循环运行有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扩大开放式创新、新业态监管模式创新、央地融合创新等重点改革领域,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等委办局,推动70余项改革举措,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田。这些重要改革举措包括:

一是联合市科委、市财政局和税务部门实施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股权激励试点、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改革等政策试点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两年来已有104家科研单位参与股权激励试点。 “十二五”期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户数和研发费用归集项目可加计扣除额均显著增长,享受政策的企业户数从2010年的1079户,增加到2014年的2425户,可加计扣除额从2010年的57.8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7.7亿元。

二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等为领军人才搭建事业平台,聚集了大批全球创新创业精英。千人计划顶尖人才王晓东院士领衔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创新科技经费的支持方式和使用方式,吸引30多名中青年海外科学家回国,建成了28个实验室,其中4人入选了“千人计划”。

三是联合市工商局等在中关村率先实施19项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工商登记流程,支持设立创业孵化集聚区,为创业者提供便利。联合市食药局实施支持中关村食品药品监管及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开展国际临床多中心评价互认、上市药品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改革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中关村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支局),开展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改革等试点。


产业发展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速约20%

中关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十二五期间,我们瞄准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超前布局,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一是原创性“新技术”突破不断涌现。中关村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催生一批自主创新成果。仅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中关村高校院所和企业有近百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主导或参与了透明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蛋白质结构等基础前沿研究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无人深潜、高速铁路、深水钻井平台、高分辨遥感测绘等多项国家战略高技术工程项目。中关村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企业创办的技术中心、试验基地等科技机构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形成的“互联网 ”领域,在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测序等生物医药领域,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北斗卫星导航、无人机、3D打印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关村企业正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2014年,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总收入26597.4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73.8%,2011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26.5%。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智能制造、生物健康、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增长主要动力,现代服务业占总收入比重保持在60%以上。

二是创新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2010年1413家增至2014年的2556家,涌现出小米、滴滴快的、美团网、融360等一批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截至2014年底,企业共创制标准5049项,比2010年增长25%,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74项,是2010年的一倍多。2011年至2014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26.1%。201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259.0亿元,比2010年增长1026.2亿元,占全国的26.3%,近八成辐射到京外地区。从人均来看,2015年人均总收入183万元,人均实现利润15.7万元,人均实现税费9.3万元,分别高于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23.9万元、1.6万元、0.5万元。从总收入来看,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从2010年的1.59万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60万亿元,2015年初步统计示范区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0658亿元,较2010年翻番增长,同比增长12.8%。“十二五”期间,示范区总收入年均增速约20%。


三是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高。2010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2615亿元,在北京市GDP占比18.5%,中关村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9%。2014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4954亿元,在北京市GDP占比达23.2%,中关村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7%。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亿元收入所需从业人员56人,亿元增加值需要从业人员405人,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3和1/4。从全国来看,中关村示范区的总收入约占全国高新区总收入的1/7。


优化环境创投案例占全国四成以上

创新需要创业来实现。过去5年,我们持续完善由“高校院所、领军企业、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和创业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创业文化”六大要素和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三大环境组成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高端领军人才加速聚集。深入实施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发布实施《中关村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加快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和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聚集“千人计划”人才1091人,占全市82%,占全国21%;“海聚工程”424人,占北京地区70%。积极推进房山园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和石景山园中关村雏鹰人才创业基地建设,雏鹰人才基地运行1年,已聚集150余家雏鹰人才企业和近1000名高端创业人才,拥有发明专利近400项。

二是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来,全国80%的天使投资人活跃在中关村,披露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40%以上。政府资金引导出资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16支天使投资基金和52支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超330亿元。2014年,中关村共发生股权投资案例938起,已披露的股权投资总额达329.8亿元,较2010年增长58.4%,占同期北京市已披露股权投资总额的91.9%。2015年,中关村发生股权投资案例2413起,约占全国股权投资案例总数(7497起)的32.2%。

企业并购高度活跃,示范区企业发起并购交易(如美团并购大众点评,滴滴与快的合并,58同城收购赶集)达274起,是上年同期并购案例数量的1.8倍,披露金额872亿元。2015年全年,中关村新增上市公司27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81家,其中境外上市企业超百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4.8万亿元。

 

三是“四众”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众创方面,涌现出以创新工场、微软加速器等一批各具特色众创空间,在众包方面,涌现出以百度、小米、京东、58同城、创易网等为代表的“知识众包”“研发众包”“O2O众包”“服务众包”“创意众包”等新模式。在众扶方面,200余家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联盟不断发展壮大,在联合技术攻关、创制技术标准、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促进政企沟通等方面发挥平台服务功能。依托高校院所建立155家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在众筹方面,涌现了32家股权众筹平台,成立全国首家股权众筹行业组织,其中天使汇众筹平台成交额达10.6亿元。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动局面初步形成。联合科技部火炬中心实施《“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2015-2020年)》,实现了中关村创业服务机构在十六园的全覆盖。设立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一城三街”建设,中关村创业大街入驻创业服务机构40余家,已孵化创业项目600个,日均孵化4.9家企业,每家平均融资500万元。在中关村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每年新创办并有实际经营活动的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3000多家,猛增到2014年的1.3万家,2015年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



优化布局 聚焦重点区域 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2014年以来,中关村积极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优化创新资源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创新功能,引导一区多园差异化、高端化、协同化发展。同时聚焦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合作区域,坚持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园区链布局。修改完善《中关村示范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初步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院所成果转移型、多主体协同型等四种区域创新合作模式。立足中心区分园-郊区分园-京津冀各自资源禀赋,聚焦“双城”、“三轴”、“4 N”重点区域,围绕前沿信息、生物健康、节能环保、制造业创新与新材料、现代交通和新兴服务等六大产业,跨区域优化布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打造产学研结合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沿轴向布局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京保石集成电路、智能硬件和高端制造产业带,京唐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带,培育特色发展的产业集群。从园区来看,推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奇虎360、赛伯乐等公司落地或达成合作意向,支持北大创业训练营、创客总部等创新型孵化器签约落户天津滨海新区。推进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明确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园区运营、管理等工作分工,编制基地空间和产业规划。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项目投入运营,与保定市政府建立共建推进机制,14家中关村高校、科技服务机构成为首批战略合作伙伴,39家企业签约入驻。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支持安云、浪潮、赛伯乐等企业参与承德、张家口两地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和运营。

二是成立“一司一金一空间”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中关村科技园区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开展规划咨询、园区开发、运营服务、产业整合等业务。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由中关村发展集团联合天津宝坻、河北保定、承德、张家口等14个地市政府及金融机构设立,总规模100亿元,为区域重点产业化项目、创客空间、共建园区提供融资支持。中关村发展集团、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中关村领创空间”,打造线上虚拟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服务空间相结合的京津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三是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支持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单位,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京津冀技术交易平台”,并在京津冀区域建立分平台及工作站。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整合中关村开放实验室资源,对接区域技术需求,目前已与河北承德、唐山多地开展合作。龙信数据公司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同成立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面向区域提供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资讯和研究服务。推动北林科技园等9家大学科技园、清控科创等10余家创业孵化机构在河北建设技术研发与创业服务平台,推动创客总部、YOU 国际青年社区、36氪等1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落户津冀。支持碧水源公司在河北秦皇岛、天津宝坻等地投资一系列污水处理项目。支持企业参与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协同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


开放合作提升链接全球创新网络能力

“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加快整合利用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支持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全球科技经济竞合,提升链接全球创新网络能力。

一是中关村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共吸引98家“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关村投资设立子公司或研发机构,包括英特尔、微软、西门子等。吸引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葡萄牙仕博创新管理咨询公司等52家国际化创新服务机构以及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国际垃圾处理产业发展联盟等国际型产业联盟在中关村落户。中关村积极扩大与世界各大知名园区合作交流,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区、加拿大渥太华创新中心、以色列科研机构、芬兰科技产业协会等近20个国际科技创新区域或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二是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联想、UC优视等一批企业走出去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并购。如联想用29.1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和IBMx86服务器业务,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汉能控股收购硅谷企业MiaSol,获得全球转化率最高的铜铟镓硒(CIGS)技术,成为具世界领先水平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其他案例还有清芯华创收购豪威科技,有研粉末收购英国MMP公司。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进出口总额995.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27.4亿美元。从专利和标准来看,2014年,中关村企业获得欧美日专利授权数490件,是2010年的1.9倍;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比2010年底翻一番还多。(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

 
 
看不清楚可点击这里更换!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5111405号     网站访问次数:38642874     后台管理     Baidu统计
Copyright © 2014-2015 www.foshank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kjjr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