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版 您好!欢迎您来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17-05-23 10:14   点击数:2829   来源:佛山市政府办公室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 

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机构: 

  《佛山市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科技局反映(联系电话:8335 5841)。 

    

  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53 

    

   

佛山市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扩大科技金融的普惠面,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关于发展普惠性科技金融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粤科规财字20171)精神,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市场取向、政策扶持、广泛覆盖的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普惠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让现代金融服务更多惠及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面、便捷、均等、普惠的金融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原则。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发挥创新对普惠性科技金融发展的持续推动力,拓展科技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二)公平原则。坚持向科技型企业提供公平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实现金融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公平合理配置,降低科技金融服务门槛,提高基础科技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金融资源根据实体企业创新需求合理流动。 

  (三)系统性原则。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构建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四)可持续原则。坚持普惠性科技金融发展与风险防控相结合,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普惠性科技金融业务经营模式,确保普惠性科技金融安全稳健发展,着力增强普惠性科技金融主体和服务对象的“造血”功能,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三、实施目标 

  (一)科技金融总量充足。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优化信贷结构,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覆盖面,努力满足其对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 

  (二)科技金融产品丰富。积极适应多元化且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符合当前需求特点的“科技贷”等金融产品,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倾斜。 

  (三)科技金融服务便捷。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流程,再造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让科技型企业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科技金融服务。 

  四)科技金融环境良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良好的科技金融秩序,改善科技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四、重点任务 

  (一)探索设立科技股权基金,引导银行开展科技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业务。(负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局、金融局,佛山银监分局、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 

  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联合银行及社会资本,探索投贷联动,支持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结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科技企业的运营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广应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通过加强与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合作、充分运用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等方式,开发创新驱动的金融产品。 

  引导行政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政府部门、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利用政府专项基金和保险的风险补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开展科技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新模式;鼓励行政区域内机构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加强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 

  (二)用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银行扩大科技信贷。(负责单位:市科技局、经济和信息化局) 

  扩大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规模,进一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科技支行按照科技贷款专营政策和新型信贷产品模式,发放不低于十倍风险补偿金规模的科技信贷额度,单个项目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新型信贷产品投放出现的坏账项目,由风险补偿基金按比例分担损失。加快实施省市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对在孵企业出现的坏账项目,银行与孵化器补偿资金按一定比例分担风险损失。 

  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支持,落实《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促使银行信贷惠及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青年创客。 

  (三)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积极开发普惠性科技金融产品。(负责单位:佛山银监分局,各区人民政府,市科技局、金融局,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 

  支持商业银行在佛山高新区、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等我市科技资源集聚地区新设或改造部分支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高效信贷服务,实行专门的客户准入标准、信贷审批、风险控制、业务协同和专项拨备等政策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探索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以科技信贷为主的商业银行。 

  在确保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青年创客的可贷性,扩大科技金融的惠及面。充分发挥科技信贷政策导向作用,运用再贷款等信贷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规模;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做好融资服务,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从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支机构、部门,改善信用评估和信贷审查办法,开发普惠性科技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支持作用,提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根据科技信贷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措施,按年开展中资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积极探索评估结果的运用方式,对金融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引导银行机构在科技信贷风险分担的基础上,完善信贷激励考核机制,适当放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完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股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产品。支持银行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结成投贷联动战略联盟,联合实施贷款、投资联动。 

  (四)加强科技转贷扶持工作,降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负责单位:市金融局) 

  鼓励银行业机构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辟续贷绿色通道;充分发挥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的作用,专项支持金融机构对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放。 

  引导佛山市各区运营的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为贷款即将到期而足额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资金支持,缓解企业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 

  鼓励银行对资信较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其主动申请后提前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符合条件的予以办理续贷,有效解决贷款到期转贷问题。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引导企业投资资金投向前端。(负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科技局) 

  发挥市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作用,对确属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案例,按照协议约定予以直接跟投,对财政出资部分不以盈利为目标,允许按照规定和协议将获利让渡给基金管理人和其他社会资本出资方。 

  落实《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省级和国家级众创空间享受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政策。 

  (六)鼓励发展科技企业并购基金,加快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负责单位:市国资委、金融局、发展改革局) 

  鼓励和支持运作规范的创业投资企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范围内,以扩充资本为手段,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联合实施投贷联动。鼓励创业投资机构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成立股债联动基金,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加债权的综合性融资服务。鼓励创业投资机构依法通过私募股权融资、上市募集、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资金信托和募集保险资金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依托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上市公司、龙头科技企业参与设立并购基金,以控股或参股方式获得国内外具有核心技术或具备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 

  支持有实力的科技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获取国内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营销渠道、高端人才等资源。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并购贷款业务,扩大并购贷款规模。 

  (七)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完善全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负责单位:市金融局、发展改革局,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 

  加快推进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挂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股交中心挂牌给予支持。鼓励股交中心结合科技企业融资特点,创新交易产品和融资服务模式。不断夯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股交中心成为新三板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对接制度试点。 

  鼓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与银行联动,提供更具特色和定制化的科技金融增值服务,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青年创客提供创业导师、融资尽职调查、上市辅导等服务。 

  (八)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计划。(负责单位:市科技局、金融局) 

  充分利用毗邻广州、深圳以及港澳的优势,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金融”领域高端人才。积极组织科技金融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人才交流与引进。支持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吸引互联网金融领域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在我市创业创新和从事教学科研、学术和经验交流等活动。 

  鼓励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科技金融人才参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广东省“珠江计划”“特支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制定并出台高端金融人才引进培育办法,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力度。 

  实施科技金融特派员工作计划,加快培育一批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科技金融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企业加强对“互联网 金融”的培训,鼓励基于移动互联的学习方式,将面授与互联网培训结合起来,扩大面授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九)引导金融服务与科技“四众”平台融合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负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科技局、金融局) 

  推进“互联网 ”创新创业示范工作,加快南海区桂城街道建设省“互联网 创新创业示范镇”,依托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探索推动科技“四众”(众创、众包、众筹、众扶)平台建设发展;推进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核心区的“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建设,引入和培育各类互联网金融集聚发展园区,为示范区企业开展专业性的投融资服务。 

  探索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有效对接的具体制度安排,支持创投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四众’平台的初创型科技企业。 

  鼓励科技融资担保、科技小额贷款、科技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等机构与科技“四众”平台协同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服务。 

  鼓励银行与科技“四众”平台融合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完善信贷激励考核机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创新推广产业链融资、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融资、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产品,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青年创客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信贷融资。依托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金融促进创新创业。 

  (十)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提高科技政策创新与金融政策创新的契合度。(负责单位:市发展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局、金融局、财政局,人行佛山市中心支行) 

  优化构建以财政资金引导,企业社会资金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和攻关项目,引导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攻关和创新。通过园区建设、孵化器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券、企业研发开发费投入后补助等方式,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通过引导基金和风险补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风险投资机构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引导和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关注科技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 

  实施财政科技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完善财政科技资金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支持技术创新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代持政府股权投资形成的阶段性股权,并可按照协议约定退出。开展“拨投联动、拨贷联动、投补联动、贷贴联动”等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产业的联动机制。 

  五、保障机制 

  (一)落实工作职责。市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工作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政策指导,督促指导各金融机构和区有关部门做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工作,加大对各区的科技金融支持。各区人民政府要承担牵头职责,统筹落实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普惠科技金融工作开展。 

  (二)推进产融对接。建立工作对接机制,及时加强沟通,发挥政策合力,扎实推进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做好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融合的工作。 

  (三)加强督促检查。各区、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增强做好普惠性科技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推进我市普惠性科技金融各项工作。 

 
 
看不清楚可点击这里更换!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5111405号     网站访问次数:38870838     后台管理     Baidu统计
Copyright © 2014-2015 www.foshank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kjjr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