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版 您好!欢迎您来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科技金融网

科技金融大「闯关」,一家数字银行的全新样本

 
日期:2024-02-17 09:34   点击数:321   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伴随国内顶层政策叠加发力,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集体「闯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战场,发挥各自优势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将金融“活水”源源不断地滴灌向科技创新一线,与产业链创新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它们以银行信贷为主要支持路径,辅助投贷联动、保险和融资担保等“组合拳”,逐步构建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央行发布的数据就显示,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迅速。2023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21.28万家,获贷率447%,比上年末高2.7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42万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2.4个百分点。


这其中,作为一家自带科技基因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已成为科技金融服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同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样本,共同做大做强“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



    0把脉问诊 对症下药


国家和金融监管部门相关政策频出,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推至新高度。


天眼查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49.9万余家。科技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企业。


但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微企业,因自身存在盈利周期长、研发等支出巨大等问题,长期面临融资困境。


而细化到发展阶段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等阶段,融资困境则往往出现在创业期。


在发展初期,科技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模式、资金投入大、缺乏抵押物、财务状况不稳定、风险较高、不确定性高等问题,传统银行在此阶段提供信贷等服务难以实现风险与效益的平衡,商业上不具备可持续性。而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因具备了市场地位、稳定收益和稳定大额的资金需求,因此成为多数银行在这个领域的主要的服务对象。


可以说,要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的融资难题,特别是早期阶段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深入


作为一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就走上了一条以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的道路。而自带的科技基因,又使微众银行具备独特的禀赋,更懂技术,也更能洞察科技企业的痛点和难处,在助力科技企业方面也更得心应手。


在科技金融方面,微众银行充分发挥数字银行的特色优势,同时围绕政府贴息、担保、货币政策工具,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早在2017年,微众银行就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线上无抵押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2020年,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等特性,又针对性地打造了无需抵质押、无需提供纸质材料的特色科创贷款产品。


此外,微众银行还通过政银合作,在政府贴息、政府担保等方面强化合作,进一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2021年,微众银行创新推出了线上批量“政银担”模式,目前已经与20 省市政府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包粤财普惠金融、深圳担保、武汉融担、中关村科技担保等等)建立合作关系和合作意向,截至2023年9月末,该模式已经累计服务企业4万家,累计放款金额达到352亿元,为企业节约担保费近6300万元。 


针对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物、研发占比较高等业务特点,微众银行另辟蹊径,凭借突出的大数据能力,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角度出发,基于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数量多、科技属性明显等特色,于2022年10月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支持计划,运用知识产权价值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助力。


这一探索,是对传统依赖抵押物模式的一大创新,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研发能力都能成为银行风险评估的重要维度,对于金融机构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初期融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02  构建生态 陪伴全程


国务院发布的《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明确要求,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业内专家表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旨要,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为基础,对接多方资源,协同各方能力,以精准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提供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这也是微众银行的选择,基于自身优势和生态思维,整合内外资源不断延续和升级服务,深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非金融的多元需求,构建出一套全面综合的数字化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据微众银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袁伟佳介绍,微众银行携手合作方搭建科技企业服务生态,打造了科技企业权益服务体系,涵盖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培育、政策奖补匹配、知识产权快速查、贴息补贴代办、人才发展、科技保险、公益法律咨询等12项权益内容,对接深圳股交、六棱镜、智联招聘等7家头部合作方。


其中,在人才发展方面,微众银行2022年联合智联招聘开启了科技企业联合校园招聘“惠蓝种子计划”,免费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云上双选招聘服务,助力纾解就业两端难题,促进精准就业,首届已吸引超7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累计为毕业生提供了超2万个岗位,吸引超210万毕业生投递简历。


在保险服务方面,微众银行通过与头部保险公司合作,紧扣科技企业项目研发风险、经营与财产风险,为从事科技研发、生产和制造型企业量身甄选科技保险服务。例如,“科研保”,针对企业当年度所有研发项目,覆盖了科技企业的科研项目研发失败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通过保险的形式进行损失费用补偿,利用线上化手段助力科技创新研发。


而针对科技型企业很快走向资本市场的特点,微众银行依托自身服务科技企业的丰富经验以及服务数据积累,推出数字创投服务。


据袁伟佳介绍,该数字创投服务以“产品 数据 模型”为驱动,涵盖“1(平台) 2(产品) 3(服务) 4(能力)”体系,实现融资信息查看与股权融资对接双线上服务。


在科技型企业这端,可通过微创投获得投融资对接服务、创投数据服务和投贷联动服务,及时感知创投市场节奏和温度;而对其他银行和外部投资机构来说,可以对接到优质项目、获取创投企业的精准分析等数据服务,实现精准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微创投实现了AI大模型在创投业务的深度应用。例如,企业赛道划分模型方面,实现全量200万 科技企业的战新产业和创投赛道的精准识别;企业-机构的匹配模型方面,在业内首个基于AI大模型实现企业-机构双向精准匹配,命中率达到63.5%,基金头部FA机构匹配水平。


借助该服务,微众银行致力拓展知名创投、产业龙头等生态伙伴,打通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多个资金通道,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通过这套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金融服务“组合拳”,微众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取得了真实可见的落地成绩。截至目前,该行科技金融服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直辖区,200多个地级市,累计触达超32万科技型中小微客户,累计授信金额2600亿元 ,全国科技客户渗透率17%;在深圳,每两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就有一家选择微众银行。



    03  数智基建 微众底色


而这份沉甸甸的科技金融成绩单背后,是微众银行持续不断地夯实数字基建底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数字银行发展之路。


首先,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为微众银行打造了稳健的技术底盘。


2014年建行之初,微众银行就搭建了国内首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该系统上线以来,实现了24×365无间断运转,截至目前,微众银行产品综合可用率高于 99.999%,超越电信级标准;单日金融交易笔数峰值达10亿笔。


基于此,微众银行在业内率先打破了金融科技的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不可能三角”,将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降低至2元,不到国内外同行十分之一的水平,探索出一条风险可承担、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有效路径。


其次,微众银行九年来以金融科技为基础,构建起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等三个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小微企业金融 “敢下沉”、“能下沉”和可持续。


其中,数字化大数据风控以数据、模型来识别企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风险,而非简单基于对抵押物的依赖,客观评估企业信用状况,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敢下沉”;


数字化精准营销,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搭建了国内首创的基于企业互联网生态的数字化、智能化营销体系,精准定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迅速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获客成本,实现“能下沉”


数字化精细运营,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智能匹配产品服务,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进一步降低微众银行的运营成本。


借此,微众银行走出了一条“成本可负担、风险可控制、商业可持续”的数字化普惠金小微融道路,为银行破解小微金融面临的服务成本高、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等“三高”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范本。


回望过去,于科技金融,微众银行打磨出以“数字驱动”为特色的,围绕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造福了海量科技企业,为科技产业和实体经济添砖加瓦;于普惠金融,微众银行九年来敢为人先、持续探索,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步伐坚定,早已成为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标杆,带动行业共促发展。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微众银行凭借先发优势和数字技术积淀,将实现发展愿景,真正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

 
上一篇】【返回顶部】【关闭本页】【无下一篇
 
看不清楚可点击这里更换!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5111405号     网站访问次数:38591615     后台管理     Baidu统计
Copyright © 2014-2015 www.foshank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kjjr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