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手机版 您好!欢迎您来佛山科技金融网!
佛山科技金融网

金融科技助力补齐小微金融服务短板

 
日期:2019-07-04 15:49   点击数:1972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央行、银保监会于近日首次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拓宽,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便利程度持续提高,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得到扩展。

  随着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有业内专家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进一步补齐小微金融服务的短板,除了要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头雁作用”之外,科技公司也大有可为。

  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将目光由传统的服务C端消费者,转向服务B端企业,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化应用到小微信贷领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更好地缔结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供需关系,提升金融机构小微业务的规模和质量。

  科技企业赋能B端机构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活跃期,我国金融科技行业在历经高速发展之后,也加速迈入创新变革期。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当下我国移动互联网在C端的创新空间正不断缩小并逐步细化,商业模式已呈现由C端创新逐渐向B端创新转变的态势。

  电融数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瑞贵表示,以往直接面向服务C端用户的市场,其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随着C端获客成本的持续攀升,客户黏性的逐渐下降,其创新空间已逐渐饱和。而面向服务B端企业,既可以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也能够让科技公司发挥自身技术模式优势,发展潜力广阔。

  今年3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明确支持银行在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探索全流程线上贷款模式。《白皮书》中也提到,当前,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积极与金融科技领域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快速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实现了引领性创新,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轮的金融科技公司竞争,便可从资金端的角度切入,比如,围绕小微条线的现实需求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共同研发产品,解决风控问题,进而放贷给小微企业,缓解其融资难题,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大数据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效率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也呈现出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型贷款余额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年末高出5.8个百分点,1月至5月增加8169亿元,同比多增4714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2018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小微企业贷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同时,继续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服务质量,归根结底还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数据,也就是服务效率的问题。

  “目前,评判一家小微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的数据并不多。”有业内人士坦言,比如工商、税务、社保、水电、租金等数据大多沉睡在各个部门。此外,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因此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设计好信贷产品十分重要。

  “数字化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小微数字化信贷也代表了小微信贷的未来。”陈瑞贵表示,随着技术迭代更新,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能较好地化解数据分散化问题,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效率。陈瑞贵表示,基于互联网技术,利用前沿大数据采集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能较好地还原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和风险成本,并优化其信贷成本结构和信贷流程,提升小微信贷决策效率。

  此外,数据化信贷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在线化、自动化、定制化的全业务周期解决方案,通过海量的数据沉淀和成熟的数据技术,使其与金融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根据小微企业不同金融业务的个性化需求,实现金融产品定制,提升金融机构的营销效能。

  加强数据风险防范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落脚到科技公司赋能B端,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好小微企业这一实际业务上,同样需要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继续探索,优化产品设计。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公司设计数据化信贷赋能金融机构,也是一种金融领域层面上的创新。任何领域的创新都意味着对传统模式的突破,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

  比如,在获取数据源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着云端和终端数据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隐私泄露问题。因此,在利用数据赋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数据隔离、加密、脱敏等技术的应用,保护好客户的数据信息安全。

  有专家认为,要加速信息安全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在信息加密技术层面加强重视和投入。《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业内已有部分科技公司与地方政府大数据有关部门落地战略合作,将安全可控的大数据技术与社会治理系统相融合,致力于防范金融风险,进而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安全的发展环境。

 
 
看不清楚可点击这里更换!
技术支持:Zyyeasy@163.com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5111405号     网站访问次数:38445100     后台管理     Baidu统计
Copyright © 2014-2015 www.foshank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谢谢!
联系电话:0757-83303138 传真:0757-83303136 E-mail:fskjjrxh@163.com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西路12号永丰大厦9楼912室
佛山金葵建设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